1、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2、上证指数由于长期比较滞后,多年以来被专家认为失真,于2020年7月22日进行了大幅修改。
3、科创板于2019年6月正式开板,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8月8日,第二批科创板公司挂牌上市。
应该说,上证指数是一个具有一定历史沉淀的指数,而科创板至今也就是1年多的时间,应该说不算特别成熟,但是意义重大,为我国推动科技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已经成为了非常关键的板块。
为了将科创板对标美国纳斯达克,7月22日盘后,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代码000688)正式发布。该历史行情数据显示,2020年7月22日,科创50指数开盘1474.015点,收盘为1497.23点。
特别留意,2020年7月22日,这个时间点,是上证指数修改后的新上证指数,科创板指数50,也在这同一天发布。我们将上证指数进行一个时间分割,2020年7月22日之前的是旧上证指数,而2020年7月22日为新上证指数。
在上证指数没有修改前,科创板基本就没有被纳入到上证指数体系,而新上证指数进行修改后,就显然不一样,这次编制上证指数,直接将差等生ST和*ST给直接剔除掉,而将科创板纳入到上证指数体系,科创板作为优等生,未来将享有更高的权重,换句话说,未来会有更多的科创板股票加入到新上证指数里。
目前科创板里,占比最大的四个行业上市公司,分别为机械制造、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子板块。随着科创板的不断注入更多的上市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将挤压过去传统的权重板块以及个股,这将对上证指数产生深远影响。
上证指数,在2020年7月22日之前,跟科创板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2020年7月22日之后,科创板对上证指数影响深远。
1、如果,科创板发展的越来越好,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不断优质的公司,进化成为独角兽公司,业绩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就意味着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可以替代掉现有的大权重股,如,中石油、工商银行等。这样的状况下,科创板对上证指数正面作用会越来越大,推升上证指数走向更高的点位。
2、如果,科创板发展的不够理想,很多科创板上市公司,经过多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科研成果,业绩每况愈下,可能也会面临被降权的可能,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力会大幅降低,甚至可能由于科创板估值太高,给上证指数宽幅波动造成直接冲击。
科创板(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board)是指设立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的创业板,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其特点是并不限制首次公开募股的定价,亦允许企业采取双重股权结构。
科创板与创业板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上市制度和条件不同
科创板旨在扶持科创型企业,为盈利和规模都在初创阶段的中小型科创公司提供更加方便的上市渠道,所以它不同于传统板块,它的上市制度为注册制,只要符合证监会设定的相关条件即可登录这个版块,无需审批。但创业板实行的是和主板一样的审核制,要求每年达到一定的盈利标准、资产规模,提交的材料需要经过证监会审批同意才可上市,相对来说较为严格。
【2】投资者门槛不同
科创板的投资者准入门槛较高,要求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人民币,证券交易时间为2年以上。如果未达到条件的投资者只能通过公募基金的方式参与。而创业板则没有资金要求,首次开通只需要携带证件到柜台现场办理即可,如果交易年限在2年以下,T+5个交易日开,交易年限2年以上,T+2个交易日开通。
【3】交易规则不同
科创板上市的前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之后为20%,沿用了T+1交易机制,但增设了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创业板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设为20%,次日起改为10%;科创板委托交易数量单笔不能低于200股,按1股单位递增,限价申报数量不可超过10万股,市价不可超过5万股。创业板的委托交易数量为100或者100的整数倍,单笔最大不可超过100万股。
我来帮TA回答